
婚姻的春夏秋冬後,就是春暖花開了
(Leland Francisco, CC BY 2.0) 幸福婚姻Q&A Q:我結婚快三年了,結果發現跟想像中的婚姻生活很不一樣,雖然相處中有很多甜蜜,但衝突也十分頻繁,請問我該怎麼辦? A:在這裡要先恭喜你,因為「婚姻」幫助你發現自己的有限。而且就算關係並不愉快,但你仍沒有放棄親密關係,而是努力地找方法,且願意付出心力去經營這份夫妻關係。 婚姻的春、夏、秋、冬都值得經歷 許多人在婚前以為,進入婚姻能讓生活變得更舒適;等到真的結婚後,才發現家裡有數不清的家務事等著他去處理。在經過幾次不愉快的相處與一再發生的衝突後,心情因而感到沮喪與疲憊,也不知道如何去處理與配偶的關係。對此,我的回應是:在感情上要經歷春、夏、秋、冬這四個季節,才能經歷春暖花開,得到良好的收穫。 所謂的春天,指的是開始建立親密關係時的如沐春風;夏天則代表了彼此的熱情和急切建立親密的互動;到了秋天,會發現兩人的差異與衝突,進而有些惆悵的情緒,但這也是收穫的季節;最後的冬天,代表親密關係因為衝突和溝通的障礙,讓彼此的互動降到冰點,但從另一方面想,它也可以是豐收後的冬藏期。 「秋天」時

婚姻前五年-妻子的感想
(Mo Riza, CC BY-NC 2.0) 進婚姻不是一時衝動下的決定,而是不可背棄的誓約,所以無論情況如何,我們都堅持要與對方繼續走下去。 婚前充滿期待 結婚前,我與先生都充滿了期待,雖然對婚姻的認識仍舊模糊,但一想到能從原生家庭獨立出來,建立屬於自己的新家庭,總是令我們感到興奮不已,更迫不及待想要開始嶄新的人生階段,一起建立幸福快樂的家庭。 追溯衝突的根源 進入婚姻之後,我赫然發現自己和先生在兩件事上的價值觀有不小的差異。首先是金錢,由於我是不太計較如何用錢的人,但先生的個性非常節省,致力於避免額外的開支,因此常會在一些消費上發生衝突。第二項則是家事,由於先生對家事有一套嚴謹的標準,常覺得我家事做得不夠好,讓他必須再花時間重做一遍。在婚姻初期,這兩件事可說是我們必吵的議題;值得感恩的是,每次的爭吵總能「今日事今日畢」,在睡前就和好。 經過多次的衝突後,我們發現根源在於價值觀不同,而價值觀從原生家庭而來。我從小就備受父母呵護,很少接觸財務與家事,但先生對這兩件事早已駕輕就熟,也難怪雙方的想法會有落差。明白對方的處境後,我們開始學習接納的功課

婚姻前五年-丈夫的心聲
(Emiliano Horcada, CC BY 2.0) 沒有任何人該為了另一人而活,所以在婚姻中,我們也必須重新適應彼此。 備受挑戰的婚姻關係 我與妻子小汪認識、交往不到兩年,在沒有確認彼此是否適合,也沒有婚前輔導、婚前協議的情況下,就憑著一股衝動結婚了。婚後幾年雖然也經歷過懷疑和爭吵,但如今我真的很慶幸當初娶了她。 我與小汪結婚不久後就一同經營民宿,老實說這對於新婚夫婦而言挑戰很大;由於全天二十四小時大眼瞪小眼地彼此對看,久而久之雙方都感覺失去自由的空間。好不容易等到小汪成立了咖啡廳,兩人終於多出一些各自的空間,但新的問題馬上接踵而至。我是計較金錢的翹楚,對於民宿與咖啡廳的帳總是錙銖必較,常因此惹惱了妻子;後來我發現,夫妻原本就是一體的,不斷和對方計較,最後也都會反饋到自己身上。 一生學習的功課 婚姻是一生的承諾,承諾彼此不離不棄地互相照顧,且保有愛的初衷。雖然目前社會乖離的道德觀,好像巨大猛獸般吞噬著我們,離婚率節節高升,似乎宣示不合則散才是王道;但在我看來,婚姻就好比買了一個新家,若遭遇漏水、壁癌、白蟻……等問題,就選擇換個新環境從頭開

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,就千萬別對孩子說這句話!
(thejbird, CC BY 2.0) 千萬別對孩子說這句話! 這幾天看到一位匿名網友寫給媽媽的信,提到從小就看到父母當著自己面爭執到不可開交。兩人戰到酣處,甚至還會拿年幼的自己出氣,並說「要不是你,爸爸媽媽早就離婚了!」 這句話,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埋下很深的陰影,認為父母關係這麼惡劣、而且沒有解方,都是自己導致。因此,在10歲時第一次嘗試自殺,成長過程中,更是多次動過自殺的念頭。 雖然事隔多年,該網友透過自己修習心理學系的課程和持續諮商輔導而釋懷,並原諒父母當初對自己在言語和精神上的創傷,但他仍希望分享這段經歷,讓更多作父母的人知道要如何避免對孩子的傷害。讀著他的分享讓人感到心疼,也覺得他很勇敢。 為生理健康砸重金,而心理健康-快樂更值得投資 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,雖然生理上的健康有時未必能操之在自己手中(例如先天性疾病),但作父母的都會盡可能為孩子排除影響健康的負面因素,因此不惜砸重金購買相關器材,例:防蹣吸塵器、防蹣被套、空氣清淨機、淨水器、消毒設備...等。並有不少父母會積極為孩子添購健康營養補充品、作檢測、潛能開發..

婚姻前五年:開啟愛情新階段(下)
(Katsu Nojiri, CC BY 2.0) me2we小編按:牙齒會咬到舌頭,卻不會咬到耳朵,正是因為牙齒和舌頭很親近的關係。但縱使牙齒要到舌頭,我們也不會將牙齒拔掉、或將舌頭剪短,而是想辦法讓兩者能協調運作,進而品嚐美食。 婚姻關係何嘗不是如此?正因為親近,所以兩人才有磨合,只要目標一致(要品味美食),並找對方法(本篇立馬分享),衝突其實也可以是美好的祝福! 處理衝突的三項叮嚀 一、容易改變/難以改變 有些衝突議題容易調整,但有些議題卻難以改變。所以,比較好的衝突處理方式,是先了解哪些是難以改變或無法控制的事,哪些是容易改變、調整的事,並因應不同的衝突點,採取不一樣的解決方式。難以改變的事通常是與原生家庭相關的議題(如:家族成員的生活習慣),或是個人根深蒂固的價值觀(如:生育態度、金錢觀)。 當遇到難以改變的事,夫妻需要更深一層討論此衝突點背後的脈絡為何,並學習包容及妥協。若常為了同一件事爭吵,又無法提出有效的方法解決,壓力將愈積愈深,所爆發的衝突也將更大。而可以改變的部分(如:相處時間的分配),雙方可以共同協商出一個有效且可實行的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