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如何告訴別人你的情緒(3/5) - 為自己的情緒負責
(Helen K, CC BY-NC-ND 2.0) Me2We小編按:經歷了下述三個步驟後 1.清楚辨別了情緒(延伸閱讀:辨別自己的情緒) 2.決定要說出來(延伸閱讀:我應該讓他知道我在生氣嗎?) 3.判斷適當的表達時機 我們更需要知道「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」,因此表達的角度要「陳述自己」、而非「指責對方」。用智慧選擇「主詞」,溝通效果會大大不同喔! 情緒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親密之旅課程中,黃博士常常邀請大家和他打一個賭,若是有人能夠在五分鐘之內讓他生氣,他會付給對方一千元;如果五分鐘之內沒有人能夠讓他生氣,只要付給黃博士一百元,看似是一賠十的賠率,卻沒有人敢和他賭,為什麼?因為情緒是我們可以自己掌握的。 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既然情緒掌握在自己手中,那我們就應該要為自己負責。當我們有情緒產生並且決定告訴對方的時候,應該使用以自己為出發點的負責語言而非以對方為主詞的卸責語言。舉例來說有一天我在洗碗,另一半卻在看電視看得很開心,讓我的情緒有點難過,以下是兩種的說法 負責語言:我覺得很難過,因為我在洗碗的時候你沒有關心我。
卸責語言:你讓我很難過,因為我在

幸福筆記:家庭排行與婚姻中的溝通相處-獨生子女篇
(shinshin56, CC BY-NC 2.0) 原生家庭的家中排行居然和婚姻中的溝通相處也有關係!? 是的,當我們進入婚姻時,會一併將自己原生家庭中「所扮演的角色和特質」,帶進新建立的家庭及婚姻關係中。原生家庭中「排行」順序也對婚姻中的溝通相處激起不同的火花,身為老大、老二、老么或獨生子女,各會在婚姻中呈現什麼樣的特質與需要呢? 延伸閱讀: 幸福筆記:家庭排行與婚姻中的溝通相處-老大篇 幸福筆記:家庭排行與婚姻中的溝通相處-中間子女篇 幸福筆記:家庭排行與婚姻中的溝通相處-老么篇 獨生子女:個性發展早熟,習慣自己決定、行動,需要陪伴並被鼓勵說出想法 獨生子女在家庭中沒有平輩成員,長期只有和大人相處,耳濡目染下個性會比較早熟。除了父母外,家中沒有平輩成員可以一同玩耍、傾吐、商量,養成獨生子女比較習慣自己做決定、行動,也比較少分享做決定背後的想法,並傾向和家庭外的平輩成員建立比較深厚的關係,例如:可能會有一兩個好麻吉。 獨生子女有時可能讓配偶覺得做決定之前沒有商量,進而導致衝突。但獨生子女不是故意不商量,而是成長歷程中比較少機會和習慣說出想法。

如何告訴別人你的情緒(2/5) - 我應該讓他知道我在生氣嗎?
(judy_and_ed, CC BY-NC 2.0) Me2We小編按:辨別自己的情緒後,就要考量是否要讓對方知道,以及如何讓對方知道。簡單的幾個思考步驟,可以幫助我們有效、健康且安全地表達情緒喔!(延伸閱讀:如何告訴別人你的情緒(1/5) - 辨別自己的情緒) 說與不說都是一種選擇 當我們有了情緒,也知道自己正確的感受之後,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會是到底要不要跟對方說。有時候擔心了會傷害到對方,但不說又覺得好像有所隱瞞。 提出兩種建議先不要說會比較好的情形 第一種是對方並不是安全的人時,有時候我們的情緒來自於非常隱私的原因,若對方不是可以安心傾訴的對象,建議不說。 第二種是自己的情緒呈現無法控制的情形時,建議不說,例如非常憤怒、混亂的時候。 三個選擇幫助我們能夠好好說 若是決定要告訴對方可以用以下三個問號幫自己評估:
1.情緒是否已得到控制?
2.討論的時機是否對雙方都合適?
3.身處的環境是否適合討論? 本內容獲財團法人愛家文化事業基金會授權刊載 歡迎瀏覽 愛家文化事業基金會網站 及 愛家文化事業基金會粉絲頁 希望為婚姻做好預備的您,或

如何告訴別人你的情緒(1/5) - 辨別自己的情緒
(Phil Warren, CC BY 2.0) Me2We小編按:學會愛的語言後,更要進一步了解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。當我們覺得難受、甚至被傷害時,那感覺很「真實」,但需要藉由表達、溝通,才能進一步知道「事實」是什麼。而且當感覺受傷時,不代表他人是有意要傷害我們。因此藉著健康地表達情緒,也能營造美好關係!健康表達情緒的第一步,就是要辨別自己的情緒,Me2We也會陸續與您分享相應的觀念與重點喔! (延伸閱讀: 讓家庭幸福的愛之語(1)-總論篇上 讓家庭幸福的愛之語(2)-總論篇下 讓家庭幸福的愛之語(3)-夫妻篇 讓家庭幸福的愛之語(4)-親子篇 讓家庭幸福的愛之語(5)-生活練習) 辨別自己的情緒 有一天,張先生和太太約好晚上七點要在十年前求婚的餐廳慶祝結婚十周年,太太六點五十準時到了餐廳門口,七點十分張先生沒出現,七點半張先生沒出現,太太連打了好幾通電話卻都無人接聽,到了八點張先生終於氣喘吁吁出現在太太的面前!太太當然好一陣抱怨。 但試著想想看如果我們是那位太太,在抱怨的同時,我們的情緒會是甚麼呢? 是生氣-因為先生遲到了。
是委屈-因為自己

Me2We居家樂-輕鬆去除擾人的霉菌
(Chris Rimmer CC BY-NC-ND 2.0) Me2We小編按:縱使梅雨季節加上逐日攀升的氣溫,您也不用擔心家中霉菌滋生喔!看完今天的Me2We居家樂後,您也能迎接享受一個清爽潔淨的夏日時光!^_^ 每年的五、六月,是台灣的梅雨季,陰雨綿綿的氣候環境下,很容易讓居家因濕度太高而造成受潮、發霉的現象。如何有效控制濕度,減少霉菌的滋生,是這個時節,居家清潔上的重要課題。 由於浴室的空間小,再加上濕氣重、通氣不良等狀況,最容易出現受潮、發霉的現象。要減少浴室中霉菌滋生,建議從溫度、濕度及清潔這三方面下手,就能有效防止霉菌的滋生。 一、降低溫度:20~30℃的溫度下,霉菌的活動力最旺盛。建議洗完澡後,用冷水沖洗牆壁、地板,以達到降溫的效果。 二、減低濕度:70%的濕度是霉菌的最愛,所以平日要將浴室的窗戶打開通風,洗完澡後則記得把浴缸內的水放掉,並開啟抽風機,以保持乾燥。另外,切記衣服洗好後,要儘快拿去晾曬,勿堆放在浴室內,讓霉菌有機可趁。 三、加強清潔:水垢和皂垢都是霉菌的營養來源,因此洗髮精等瓶瓶罐罐上殘留的皂垢,要順手沖乾淨洗淨;浴室

讓家庭幸福的愛之語 (5) - 生活練習
(Flickr, audrey_sel, CC BY-SA 2.0) Me2We小編按:這是愛之語系列的最後一篇囉!愛之語的概念及理論就像「知道」舞步,生活的練習,如同使「愛之語」更順暢,進而營造充滿愛的家庭! 延伸閱讀:讓家庭幸福的愛之語(01)-總論篇上 我想更靠近你! Q:我跟老公約會,人就他身邊,他卻用智慧型手機的Line跟我說:「愛妳喔!」然後繼續跟網友聊天。讓我覺得:彼此坐得很近,心卻好遙遠!我該如何更靠近他呢? A:現代生活因為有了「3C」產品,讓一切變得迅速便利了,卻也產生低頭族。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變得比較冷漠,就連親密關係也無法倖免。 Dr. Gary Chapman 是一位婚姻輔導專家,他發現人際互動有五種表達愛的語言,但每個人習慣使用的「愛之語」不一樣,若能相互了解對方喜歡用的溝通語言,並透過「生活練習」,讓對方真實的感受到,將有助於表達愛意及增進關係。 以下是五種「愛之語」的生活練習,列舉如下: 肯定的言詞:訂一個目標,例如連續1週,每天對配偶說不同的讚賞的話。尋找配偶的優點,並告訴他,你多麼欣賞這些優點。 精心的時刻:

讓家庭幸福的愛之語 (4) - 親子篇
(Flickr, MandoBarista, CC BY-SA 2.0) Me2We小編按:愛的語言是通用的,不論在夫妻、情侶、甚至於日常生活的人際交往上都很適合,當然也包括今天要和各位分享的「親子關係」喔! 愛的學習進行曲 七年前先生因病過世,我成為必須獨力扶養兩個孩子的單親媽媽,因為深知自已責任重大,所以我開始要求自己極力扮演好母兼父職的角色,不料因為我錯誤的管教方式,讓我與兩個兒子間的相處陷入困境……。 為孩子畫上一個讚美的圓圈 從前的我認為,唯有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才是管教好兩個兒子的正確方式。因此我特地在家中放了一面白板,專門標記兩個孩子的缺點。只要他們犯錯,我就在白板上打上叉叉,也寄望他們可以因此而改變自己的缺點。怎知白板上的叉叉卻是愈累積愈多,那時的我感到相當灰心、擔心、生氣!更相當苦惱不知該如何教好我的孩子。 在偶然的機會下,我接觸到親密之旅課程。在課程中,黃維仁博士提到﹕「我們要常常拿出一枝標明他人善意或長處的筆。」這句話讓我頓時醒悟了過來,原來我一直以來都是「拿著一枝標明他人缺點的筆」來教育孩子。課程結束後,我決定改變白板上的標

讓家庭幸福的愛之語 (3) - 夫妻篇
(Flickr, ToUsMiC Place, CC BA 2.0) Me2We小編按:知道愛的語言(延伸閱讀:讓家庭幸福的愛之語(01)-總論篇上)及表達重點後(延伸閱讀:讓家庭幸福的愛之語(02)-總論篇下),我們也來看看應用在夫妻關係上的實例分享吧! 婚姻旅途中的仲夏微風 我與先生已結婚15年,但看似幸福的婚姻,仍有風浪需要共同面對,曾經我一度與先生的關係產生裂痕。幸好我們一同參與了親密之旅課程,現在我們不只能透過授課幫助他人經營婚姻,更是運用從中學習到的方法,大大幫助了我們的婚姻邁向美滿。 在爭執中發現彼此的需要 親子教養問題,過去一直是我與先生激烈爭執的原因,更經常出現兩人各執己見,卻總是無法說服對方的情形,甚至因而大打出手。然而學習了親密之旅課程之後,讓我開始不停重新檢示過去和丈夫爭吵的情況。 過程中我才慢慢發覺到:原來爭吵中的我,其實是在保護來自原生家庭那個孤獨、期待被保護的內在小孩,而不是我的大兒子;同時我更了解到,那個在罵小孩的老公,他其實是想透過「罵」的方式,來告訴孩子:他過去的努力、他如今的盡責;而他的咆哮是源自於他的委屈與

讓家庭幸福的愛之語 (2) - 總論篇下
(Flickr, catlovers, CC BY-SA 2.0) Me2We小編按:理解了五種愛的語言後,只要了解如何落實在生活中,必定能發揮最大的價值!(延伸閱讀:讓家庭幸福的愛之語 (1) - 總論篇上) 夫妻關係,「到位」和「對味」? 要如何落實愛之語在夫妻相處當中呢?以下有三點建議: 一、投其所好,而非給己所要:了解對方的愛之語是非常關鍵的。有時先生買了貴重的禮物送給太太當生日賀禮,或許太太心裡想要的只是回到第一次約會的地方,喝杯浪漫的咖啡。所以愛是投其所好,而非單單用主觀的方式去表達,找到對方的愛之語才是關鍵。 二、透過練習,存一進百:這是一個從「知道」邁向「做到」的練習過程。例如:先生上班前、下班後,和妻子擁抱和親吻,妻子感受到被愛、被呵護,而先生下了班進家門,太太主動回以熱情的微笑和肯定的讚美、關懷甚至鼓勵,先生一天的辛苦、委屈,霎時幾乎消失,相信先生會更喜歡回家、提早回家,甚至願意洗碗,倒垃圾。由此可見透過日常的練習,就能讓愛的存款存一進百。 三、學習「標明」和「刻意」的藝術:當我們標明對方努力、用心的態度、成果,對方會感覺到被

讓家庭幸福的愛之語 (1) - 總論篇上
(Flickr, ganeshaisis, CC BY 2.0) 話多、話少,都要把握時機 在多次的夫妻成長營中,我經常聽到類似的分享:「婚前熱戀中:話少,有智慧;話多,很健談。」「婚後生活時:話少,如冷戰;話多,真嘮叨。」總結許多經驗後,不難發現:在婚前,不管對方有無開口,感覺都很甜蜜;婚後,雖然彼此的愛依然存在,但若久久不說出口,這份愛似乎就不易察覺。 但是如果雙方都願意表達出內心的關懷、肯定、正向、溫暖、讚美時,就可以讓婚姻的經營更為美滿、甜蜜。當了解到愛的語言所帶出的親密關係是何等美 妙時,我們就會更願意嘗試、學習應用在我們的親密關係和人際關係互動中。 催化幸福家庭的五種愛之語 愛的語言,並不單只有言語表達的層次,婚姻輔導專家蓋瑞 • 巧門,提出了五種愛之語,包含了肯定的言語、精心的時刻、接受禮物、服務的行動、身體的接觸。五種愛之語的內容如下: 肯定的言語:即正向的表達。肯定的言語包含了:讚美、鼓勵和感恩三個層次。當我們經常標明對方的長處、努力的過程和態度,這不僅是用讚美和鼓勵,讓彼此的關係更緊密,同時提升對方的自信和自我價值,更成為面對